膝盖有少量积液怎么办
膝盖有少量积液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穿刺抽液、关节腔注射等方式治疗。膝盖积液通常由运动损伤、骨关节炎、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减少膝关节活动,避免爬楼梯或深蹲等动作。使用护膝或支具固定关节,减轻滑膜刺激。每日卧床时可将患肢抬高,促进淋巴回流。若积液由运动损伤引起,通常制动3-5天后肿胀会逐渐消退。
2、冷敷热敷
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可收缩血管减少渗出。慢性期改用热敷,40℃左右毛巾每日敷20分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慎用热疗。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疼痛,滑膜炎患者可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急性痛风需服用秋水仙碱片,类风湿关节炎需甲氨蝶呤片。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穿刺抽液
当积液量超过30毫升或持续不吸收时,需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引流。操作前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加压包扎24小时。抽液后可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但感染性关节炎禁用此方法。
5、关节腔注射
顽固性滑膜炎可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每年不超过3次。PRP注射适用于早期骨关节炎,需抽取自体血液制备。注射后需保持关节制动48小时,监测血糖变化。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避免长时间保持跪姿或盘腿坐。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明确病因。膝关节积液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