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小便少是怎么回事 宝宝小便少或是这2个原因
宝宝小便少可能与饮水量不足、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小便减少通常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饮水量不足
婴幼儿肾脏浓缩功能尚未完善,水分摄入不足时易出现尿量减少。母乳喂养儿可能因哺乳频率低导致摄入不足,配方奶喂养儿可能因冲调过浓或喂水量不足引起。表现为尿色深黄、尿布更换次数减少,但无发热或哭闹不安。建议家长增加哺乳次数,两次喂奶间补充少量温水,6月龄以上婴儿可适当给予苹果汁等低糖饮品。
2、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经尿道逆行感染可引起尿频尿急与尿量减少的矛盾现象,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患儿可能出现排尿哭闹、尿液浑浊伴异味,部分伴随发热或拒食。需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同时鼓励多饮水冲刷尿道。家长需注意会阴清洁,及时更换尿布。
3、高温脱水
夏季高温或包裹过厚时,宝宝通过皮肤蒸发丢失水分增多,若未及时补充易导致脱水性尿少。表现为口唇干燥、前囟轻度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建议保持环境温度24-26摄氏度,每2小时评估尿布湿度,发现尿量减少时立即补充口服补液盐Ⅲ溶液。
4、先天性尿路畸形
如尿道瓣膜、输尿管狭窄等结构异常可导致排尿受阻,表现为生后持续性尿量减少伴腹部包块。需通过泌尿系超声确诊,轻度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术改善,严重者需行输尿管再植术。家长需观察排尿是否呈滴沥状,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5、急性肾功能损伤
严重腹泻或败血症可能导致肾灌注不足,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甚至无尿,伴水肿及意识改变。需紧急检测血肌酐和尿电解质,治疗包括限制液体入量、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等。此情况属于急症,家长发现异常应立即送医。
日常需记录宝宝每日尿布更换次数与尿色变化,6月龄内婴儿每天应湿透6-8片尿布。母乳喂养时母亲应保证足够饮水量,添加辅食后可适当给予冬瓜汤、梨汁等利尿食物。避免给1岁内婴儿饮用含糖饮料,防止渗透性利尿加重脱水。若尿量持续减少超过12小时或出现血尿、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或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