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排尿困难、尿道出血、会阴部疼痛肿胀、尿潴留以及尿液外渗。尿道损伤可能由外伤、医源性操作、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需要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排尿困难
尿道损伤后患者常出现排尿费力、尿流变细或完全无法排尿。轻度损伤可能仅表现为尿流减弱,严重损伤可导致尿道完全断裂而无法排尿。这种情况多与尿道黏膜水肿、尿道断裂或血块堵塞有关。临床可能采用导尿、尿道扩张或尿道吻合术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预防感染。
2、尿道出血
尿道外口可见鲜红色血液滴沥或血尿,常在排尿初始阶段明显。骑跨伤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撕裂出血,严重者可能形成会阴部血肿。出血量较大时需紧急处理,可能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并配合头孢呋辛酯片预防继发感染。
3、会阴部疼痛肿胀
损伤后局部组织炎症反应会导致会阴部胀痛,触诊可发现皮下淤血、肿胀。骑跨伤患者可能出现典型的蝴蝶形淤斑。这种情况需要卧床休息并冷敷,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严重血肿可能需手术引流。
4、尿潴留
膀胱充满尿液但无法排出,下腹部可触及膨隆的膀胱。这种情况多见于后尿道断裂,尿液积聚在膀胱或外渗至周围组织。急诊处理需导尿或膀胱造瘘,可能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尿道痉挛,配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
5、尿液外渗
尿液经损伤处渗入会阴、阴囊或腹壁组织,导致局部肿胀并可能继发感染。前尿道损伤尿液外渗限于会阴浅袋,后尿道损伤可能扩散至盆腔。这种情况需要充分引流外渗尿液,严重时需手术修补,常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进行抗感染治疗。
尿道损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保持尿量,但需控制饮水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出现发热、肿胀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遵医嘱定期复查尿道造影或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康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帮助恢复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