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膜炎怎么办 处理急性胸膜炎的四个方法介绍
急性胸膜炎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胸腔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急性胸膜炎通常由感染、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转移、理化刺激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胸膜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胸膜摩擦。采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疼痛明显时可使用软枕支撑患侧胸部。建议保持环境安静,每日保证8-10小时睡眠,避免受凉感冒。若存在低热症状,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疼痛剧烈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胸腔积液较多时可配合使用呋塞米片利尿。使用药物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胸腔穿刺引流
对于中大量胸腔积液导致明显呼吸困难者,需在超声定位下行胸腔穿刺抽液。操作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单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反复积液者可留置胸腔引流管,每日记录引流量,引流液需送检明确性质。术后需拍摄胸片确认肺复张情况。
4、手术治疗
慢性脓胸或胸膜增厚严重者可能需要胸膜剥脱术,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恶性肿瘤转移导致的胸膜炎可考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所有手术患者均需定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急性胸膜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水肿。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变化,若出现胸痛加剧、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