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是什么意思
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是指动脉血管壁因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退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两大血管系统。
1、病理机制
动脉硬化初期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透至内膜下被氧化,引发单核细胞浸润转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随着病程进展,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纤维帽,钙盐沉积导致斑块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可造成心肌供血不足,主动脉硬化则可能引发动脉瘤或夹层。
2、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增长、男性性别、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可控危险因素涉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以及吸烟、缺乏运动、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和过量饮酒也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3、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硬化典型表现为劳力性胸痛,可放射至左肩臂或下颌,伴随胸闷气短,严重时发生心肌梗死。主动脉硬化早期常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搏动性肿块、脏器缺血表现,突发撕裂样胸痛提示主动脉夹层,属于急危重症。
4、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斑块位置和狭窄程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金标准。超声检查可评估主动脉管径和血流速度,磁共振能识别斑块成分。实验室检查需关注血脂四项、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
5、防治措施
基础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严重冠状动脉狭窄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主动脉瘤直径超过5厘米应考虑人工血管置换。生活方式干预强调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
建议每年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测颈动脉超声。日常保持饮食清淡,每日摄入不少于500克新鲜蔬菜水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出现不明原因胸痛、晕厥或肢体麻木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血管急症的黄金救治时间。已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凝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