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性鼻炎常见五个误区有及时了解
治疗过敏性鼻炎常见五个误区主要有忽视环境控制、过度依赖药物、误用偏方、忽视免疫治疗、混淆感冒与鼻炎。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
1、忽视环境控制
部分患者仅依赖药物而忽略过敏原回避。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是常见诱因,需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套、保持室内通风。空气净化器可降低悬浮过敏原浓度,外出时选择花粉浓度低的时段并佩戴口罩。环境干预是治疗基础,能减少药物使用量。
2、过度依赖药物
长期滥用鼻用减充血剂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表现为反弹性鼻塞。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可缓解症状,但需遵医嘱周期性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需规律用药2-4周才显效,不可症状缓解即停用。
3、误用偏方
大蒜塞鼻、醋熏蒸等偏方可能损伤鼻黏膜。部分中成药如辛芩颗粒需辨证使用,自行服用可能加重症状。免疫调节剂如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4、忽视免疫治疗
脱敏治疗适用于尘螨等明确单一过敏原患者,需持续3-5年。舌下含服变应原制剂如粉尘螨滴剂可诱导免疫调节,但急性感染期需暂停。该疗法能改变疾病自然进程,降低哮喘发生概率。
5、混淆感冒与鼻炎
感冒多伴发热、咽痛且病程短于10天,而鼻炎症状反复持续。误判可能延误治疗,如细菌性鼻窦炎需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过敏原检测和鼻内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建立规范治疗观念,每日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鼻腔,避免用力擤鼻。冬季保持室内湿度40%-60%,夏季空调滤网每月清洁。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但需注意部分益生菌制剂含乳糖,乳糖不耐受者应选择无乳糖配方。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哮喘表现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