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的区别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是两种常用于评估神经肌肉功能的电生理检查方法,主要区别在于检测对象和临床应用方向。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肌肉及运动神经元功能,神经传导检查则测量神经传导速度以判断周围神经损伤。两种检查常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肌电图检查分为针极肌电图和表面肌电图两种形式。针极肌电图将细针电极插入肌肉内,直接记录静息和收缩状态下的电活动,可检测运动神经元病变、肌肉疾病及神经肌肉接头异常。检查时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感,但通常耐受良好。表面肌电图通过皮肤贴附电极无创监测肌肉群整体活动,适用于康复评估和运动医学研究。肌电图能明确肌萎缩侧索硬化等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对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也有重要鉴别价值。
神经传导检查包括运动神经传导和感觉神经传导两部分。运动神经传导检查通过在神经走行部位给予电刺激,记录远端肌肉产生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计算传导速度和波幅。感觉神经传导检查则刺激感觉神经远端,在近端记录神经动作电位。该检查能准确判断腕管综合征等嵌压性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区分脱髓鞘和轴索损伤类型。检查时电刺激可能引起短暂不适,但电流强度可调节至可接受范围。
两种检查在周围神经病诊断中具有互补性。神经传导检查对粗大纤维病变敏感,而肌电图可评估前角细胞及神经肌肉接头功能。联合应用时,神经传导异常而肌电图正常提示纯感觉神经病,两者均异常则表明混合性神经病。对于肌病患者,神经传导通常正常而肌电图显示特征性异常电位。检查前需清洁皮肤避免油脂影响导电性,有出血倾向或安装心脏起搏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