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反复发作危害有哪些 鹅口疮对小孩有3个危害
鹅口疮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进食、诱发继发感染、导致营养不良。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对儿童主要有口腔疼痛、进食困难、生长发育受限三个危害。
1、口腔疼痛
鹅口疮病变部位会出现白色乳凝块样斑膜,剥离后露出充血糜烂面,导致患儿口腔黏膜持续灼痛。疼痛可能影响儿童正常说话和吞咽,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反复发作的溃疡面可能加深,疼痛感会随着发作次数增加而加剧。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口腔黏膜变化,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加重疼痛。
2、进食困难
口腔黏膜损伤会导致儿童抗拒进食流质或固体食物,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鹅口疮患儿常出现哺乳中断、食欲下降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家长应选择温凉软质食物,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可使用医用棉签蘸取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后再进食。
3、生长发育受限
反复口腔感染可能干扰营养吸收,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会消耗体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长期反复发作的鹅口疮患儿可能出现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免疫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这种情况需要联合使用氟康唑口服溶液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鹅口疮患儿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哺乳用具应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乳头清洁,配方奶喂养需现配现用。儿童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食品有助于维持口腔菌群平衡。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