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怎么治疗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可通过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镇静、手术减压、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通常由腹部创伤、重症胰腺炎、腹腔感染、腹主动脉瘤破裂、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降低腹腔压力的基础措施,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引流胃内容物,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腹腔压力轻度升高患者,可能与肠麻痹、肠梗阻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腹胀、呕吐等症状。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片、西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2、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用于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维持器官灌注。晶体液和胶体液需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注速度,与腹腔高压导致的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可能出现尿量减少、心率增快等表现。治疗期间需监测乳酸清除率,避免过度复苏加重腹腔水肿。
3、镇痛镇静
镇痛镇静可降低患者躁动引起的腹肌张力增高。阿片类药物如盐酸吗啡注射液联合苯二氮䓬类镇静剂可减少腹腔压力波动,该措施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相关,常见呼吸浅快、血压升高等症状。需注意镇静深度评估以防呼吸抑制。
4、手术减压
手术减压是腹腔压力持续超过25mmHg时的终极治疗手段。通过剖腹探查解除腹腔内占位性病变或留置临时关腹材料,多与腹腔大出血、肠坏死等急症有关,典型表现为无尿、呼吸困难。术后可能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
5、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途径。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黏膜屏障,与腹腔高压导致的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可能出现腹泻、胃潴留等并发症。重症患者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或结构脂肪乳注射液。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用力排便等。监测每日出入量及腹围变化,选择高热量低渣饮食减少肠道负担。康复期可进行渐进式腹部肌肉训练,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出现腹痛加剧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