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患儿有哪些表现
急性脊髓炎患儿的表现主要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异常以及伴随症状等。急性脊髓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运动障碍
急性脊髓炎患儿可能出现下肢无力或瘫痪,严重时可累及上肢。初期表现为行走不稳、易跌倒,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或增高。部分患儿会出现肌肉萎缩,可能与脊髓前角细胞受损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活动能力变化,避免跌倒受伤。
2、感觉障碍
患儿可能出现病变节段以下感觉减退或消失,表现为对疼痛、温度等刺激反应迟钝。部分患儿会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蚁走感。感觉障碍通常呈对称性分布,可能与脊髓后索或脊髓丘脑束受损有关。家长需注意保护患儿感觉减退区域,防止烫伤或压疮。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患儿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尿失禁等膀胱功能障碍。部分患儿会出现排便障碍,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这些症状可能与脊髓侧角细胞或自主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有关。家长需帮助患儿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必要时进行导尿。
4、反射异常
急性期可能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部分患儿会出现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阳性。这些表现可能与锥体束受损有关。医生检查时可发现这些体征,有助于疾病诊断。
5、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病史。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严重患儿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这些伴随症状提示感染或免疫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急性脊髓炎患儿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家长应保证患儿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和尿路感染。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