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存在子宫内膜息肉需要做什么检查
怀疑存在子宫内膜息肉时,通常需要做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形态及息肉大小、位置。典型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基底较窄,周围可见内膜线。对于体积较小的息肉或合并子宫肌瘤者,三维超声可提高检出率。检查前需排空膀胱,避开月经期。
2、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能直接观察息肉形态、数量及血供情况,诊断准确率超过超声。检查时可见粉红色赘生物突出于宫腔,表面血管分布规则。同时可在镜下完成活检或切除,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禁食6小时。
3、病理检查
通过刮宫或宫腔镜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息肉性质,排除不典型增生或恶变。典型病理表现为腺体扩张、间质纤维化及厚壁血管。绝经后患者出现异常出血时,必须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癌。
4、激素水平检测
包括雌二醇、孕酮等性激素测定,有助于判断是否因内分泌失调导致内膜过度增生。长期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息肉,这类人群需同时检测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等指标。
5、肿瘤标志物检查
对于疑似恶变的高危患者,可检测CA125、HE4等肿瘤标志物。绝经后妇女、息肉直径超过15毫米、异常阴道流血者需重点筛查。但标志物升高也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外阴清洁,观察月经周期变化及出血情况。直径小于10毫米的无症状息肉可暂不处理,但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备孕女性或伴有不孕史者,建议尽早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以改善宫腔环境。术后需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或孕激素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