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开颌怎么回事,怎么办
牙齿开颌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外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肌功能训练、牙齿矫正、关节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牙齿开颌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父母存在颌骨发育异常或牙齿排列问题时,子女出现开颌的概率较高。这类情况通常伴随上下颌骨长度不协调,表现为前牙无法正常咬合。建议家长在儿童替牙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功能性矫治器干预,如使用Frankel矫治器调整颌骨生长方向。
2.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吮指、吐舌、口呼吸等习惯会导致前牙区垂直向发育过度,形成前牙开颌。这类情况多伴有舌体位置异常和唇肌功能失调。可通过肌功能训练改善,如佩戴舌挡矫治器纠正舌位,配合唇肌训练操增强口周肌肉力量,必要时使用活动矫治器限制不良习惯。
3.颌骨发育异常
上颌骨垂直向过度发育或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可能导致开颌,常表现为面部比例失调和咀嚼功能障碍。轻度畸形可通过垂直牵引头帽抑制上颌生长,中重度需成年后接受正颌手术,如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术配合术后正畸治疗。
4.外伤因素
儿童期颌面部外伤可能导致髁突骨折或关节损伤,影响下颌骨正常发育,进而引发开颌畸形。急性期需及时复位固定骨折部位,后期出现开颌时可选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如采用种植支抗进行垂直向控制。
5.颞下颌关节紊乱
关节盘移位或关节退行性变可能改变下颌运动轨迹,导致后牙早接触和前牙开颌。需先通过关节造影或MRI明确诊断,急性期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症状,慢性期可用稳定型咬合板调整咬合关系,严重者需关节镜手术。
日常应避免单侧咀嚼、托腮等加重颌骨负担的行为,儿童需戒除吮指咬物等习惯。饮食选择易咀嚼食物减少关节压力,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正畸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佩戴矫治装置,出现关节弹响或疼痛时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