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都需要检查什么 了解川崎病这两个检查要做
川崎病通常需要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图等项目,其中血常规和超声心动图是两项关键检查。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至关重要。
1、血常规
血常规是川崎病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炎症反应程度。川崎病急性期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在病程第二周开始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可能轻度下降。这些指标变化有助于与其他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同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扩张、动脉瘤等血管异常。检查应在发病初期、病程第2-3周及恢复期重复进行,动态监测冠状动脉变化。超声心动图无创、无辐射,特别适合儿童患者,对早期发现冠状动脉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3、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反映全身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川崎病急性期通常明显升高。该指标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C反应蛋白检测快速简便,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需注意该指标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4、血沉
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是判断炎症反应的常规指标。川崎病患者血沉通常显著增快,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血沉检查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作为疾病监测的辅助指标,但需注意其变化较C反应蛋白滞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5、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约半数川崎病患者会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这些变化可能与全身炎症反应累及肝脏有关,通常随病情好转而恢复。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器官受累情况,排除其他肝胆系统疾病。
川崎病患儿需保持充足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水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皮肤黏膜状况,按医嘱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若出现持续发热、皮疹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