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后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脊柱骨折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脊柱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
1、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因骨折碎片或椎体移位压迫脊髓导致。患者可能出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急性期需通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减轻水肿,配合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恢复期可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神经修复,辅以高压氧治疗。
2、神经根损伤
神经根损伤常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肌力减弱。可能与骨折直接压迫或血肿刺激有关。治疗可选用维生素B12片营养神经,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神经痛。严重者需手术解除压迫,术后使用甲钴胺注射液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压疮
长期卧床患者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压疮。初期表现为皮肤红斑,进展可出现表皮破损、深层组织坏死。预防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减压。已发生压疮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严重感染时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控制感染。
4、深静脉血栓
下肢活动受限导致血流淤滞,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确诊后需改用华法林钠片长期抗凝治疗。急性期绝对卧床,患肢抬高避免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
5、肺部感染
卧床及疼痛限制呼吸运动,易引发坠积性肺炎。常见发热、咳嗽、痰液黏稠等症状。可雾化吸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抗感染。需定期翻身拍背,指导深呼吸训练改善肺通气。
脊柱骨折后应保持轴向翻身避免二次损伤,高蛋白饮食促进骨折愈合。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使用支具保护脊柱稳定性。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新发麻木、疼痛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长期卧床者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和下肢活动,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