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把骨头吞下去了怎么办
不小心吞下骨头可通过观察症状、调整饮食、就医检查、内镜取出、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吞入骨头可能由进食过快、食物处理不当、口腔感觉异常、食管狭窄、胃肠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观察症状
若骨头较小且无尖锐边缘,可能随粪便自然排出。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呕血等异常表现。出现持续性腹痛或便血需立即就医。儿童或老年人吞咽反射较弱,家长需特别关注其进食后反应。
2、调整饮食
暂时停止进食固体食物,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粗糙食物加重黏膜损伤。可适量饮用蜂蜜保护食道黏膜,但婴幼儿禁用蜂蜜。吞咽异物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异物移位。
3、就医检查
出现呛咳、呼吸困难需急诊处理,可能提示异物卡在气道。医生可能通过喉镜、X线或CT定位异物,食管上段异物可通过喉镜取出。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以上,避免麻醉时呕吐误吸。
4、内镜取出
对于卡在食管或胃部的尖锐骨头,消化内镜是首选方法。医生可能使用异物钳、网篮等工具取出,必要时进行黏膜保护处理。术后需禁食6-8小时,逐渐过渡到软食,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
5、手术干预
极少数情况下,穿孔的骨头需开腹手术取出,多伴有剧烈腹痛、发热等腹膜炎症状。术前需禁食禁水,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合并肠梗阻时可能需进行肠管修补术。
预防骨性异物吞咽应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儿童进食鱼类或带骨肉类时家长需提前剔除骨头。老年人佩戴义齿者需定期检查固位情况。误吞异物后避免自行催吐或吞服饭团强行下送,这些方法可能造成二次损伤。若48小时内未排出且无不适,仍需复查确认异物位置,部分尖锐骨头可能缓慢移动过程中造成迟发性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