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需要注意什么 病毒性肺炎注意四方面事项
病毒性肺炎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症状监测、规范用药和营养支持四方面事项。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需结合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措施。
1、隔离防护
确诊后应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贴身物品。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家庭成员接触患者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探视。隔离期通常持续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且呼吸道症状明显缓解。
2、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变化、咳嗽频率及痰液性状,观察有无胸闷加重或口唇发绀。使用指夹式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若持续低于93%或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有无嗜睡、拒食等异常表现,老年人需警惕意识模糊等非典型症状。
3、规范用药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重症患者。止咳可选用右美沙芬片,祛痰推荐氨溴索口服溶液。禁止自行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发热超过38.5℃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4、营养支持
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选择瘦肉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锌制剂,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饮食。卧床患者进食时抬高床头30度,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防误吸。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慢性肾病患者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居室温度维持在20-24℃为宜,湿度控制在40%-60%。出院后2周内需复查胸部CT,若出现活动后气促或再次发热应及时复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继续维持原有治疗方案,吸烟者必须彻底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