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是什么?为什么会断?
跟腱是人体最粗壮的肌腱,连接小腿三头肌与跟骨,负责足部跖屈动作。跟腱断裂多因剧烈运动时突然发力或外力直接撞击导致,常见于篮球、羽毛球等需要急停起跳的运动中。
跟腱断裂通常发生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发力或改变方向时,此时小腿肌肉强烈收缩而足部固定,导致跟腱承受超过极限的拉力。中年运动爱好者因跟腱退行性变更易发生断裂,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疼痛、跛行、提踵困难,局部可触及凹陷。运动前热身不足、反复微小损伤积累、激素类药物使用等因素会增加断裂风险。部分患者断裂时可能听到啪的响声,伴随小腿后方明显肿胀和淤青。
除运动损伤外,跟腱自发性断裂可能与肌腱退变、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系统性疾病相关。长期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药物会降低肌腱强度。糖尿病患者由于胶原代谢异常,跟腱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断裂。先天性跟腱短缩或跟骨畸形者,在日常活动中也较易发生损伤。
建议运动时穿着合脚支撑性好的运动鞋,避免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高强度弹跳动作。运动后出现跟腱区域持续酸痛应充分休息,可冰敷缓解炎症。中老年人群应加强小腿离心训练提升肌腱韧性,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荷。若发生断裂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踝关节,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