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坐骨神经痛 判断坐骨神经痛可从三方面入手
判断坐骨神经痛可从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方面入手。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臀部至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常伴随麻木或无力感,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等其他疾病鉴别。
1、典型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核心症状为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从下腰部经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疼痛性质多为灼烧样或电击样,咳嗽、打喷嚏或久坐时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患侧肢体麻木、针刺感或肌肉无力,严重时可影响行走。夜间疼痛加剧是常见特征,单侧发病占多数。
2、体格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是重要诊断手段,患者仰卧时被动抬高患肢,60度内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为阳性。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受压,足背屈肌力下降可能伴随腓总神经损伤。触诊可发现梨状肌区域压痛,腰椎活动度检查有助于排除腰椎病变。感觉异常区域多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
3、影像学检查
腰椎MRI能清晰显示神经根受压情况,对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病因诊断准确率较高。CT检查可观察骨性结构异常,X线片用于排除骨折或脊柱畸形。肌电图能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区分神经根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超声检查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有辅助价值。
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膝关节微屈姿势。急性期可热敷疼痛区域,恢复期进行腰背肌锻炼如桥式运动。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双侧下肢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马尾综合征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