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呕吐和胃呕吐有什么区别
怀孕呕吐与胃呕吐在病因、表现及处理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怀孕呕吐主要由激素水平变化引起,多发生于孕早期;胃呕吐则常见于胃肠疾病或饮食不当,可能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
怀孕呕吐通常发生在妊娠5-6周,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相关,表现为晨起恶心、食欲减退但极少出现剧烈腹痛。症状多持续至孕12周自然缓解,严重者可发展为妊娠剧吐,需静脉补液治疗。日常可通过少食多餐、避免空腹、摄入姜制品缓解,维生素B6片或甲氧氯普胺片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胃呕吐多由急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或食物中毒引发,常伴随腹泻、发热或剑突下灼痛。发病与病原体感染、胃酸分泌异常或药物刺激有关,需针对病因治疗。细菌性胃肠炎可选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胃食管反流可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呕吐物带血或持续24小时未缓解需急诊处理。
孕妇出现呕吐时需优先排除妊娠相关因素,避免自行服用胃药。建议记录呕吐频率与伴随症状,妊娠剧吐患者应监测尿酮体。非孕期人群若呕吐伴随高热、意识模糊或呕血,须立即就医。两类呕吐均需注意补水补电解质,可少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散,避免进食油腻、辛辣食物刺激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