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中毒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甲醇中毒可通过脱离污染源、清除毒物、药物治疗、血液透析、对症支持等方式处理。甲醇中毒通常由误饮含甲醇假酒、职业暴露、皮肤接触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头痛、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
1、脱离污染源
立即远离甲醇污染环境,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若为皮肤接触,需脱去污染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职业暴露者应停止作业,避免持续吸入甲醇蒸气。接触眼部时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减少角膜损伤。
2、清除毒物
口服中毒4小时内可考虑洗胃,使用活性炭吸附残余甲醇。导泻剂如甘露醇可加速肠道排毒。重度中毒者需留置胃管持续引流,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利尿,维持尿量促进甲醇排泄。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游离甲醇分子。
3、药物治疗
乙醇脱氢酶竞争抑制剂是核心治疗药物,可选用甲吡唑注射液阻断甲醇代谢为甲酸。叶酸注射液能促进甲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钠注射液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需在监护下调整给药方案,避免治疗相关并发症。
4、血液透析
血甲醇浓度超过50mg/dl或出现视力障碍时需紧急血液净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清除甲醇及其代谢产物,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透析期间需监测血气分析和血药浓度,直至甲醇浓度低于20mg/dl且酸中毒纠正。
5、对症支持
视神经损伤者需营养神经治疗,如甲钴胺注射液改善视神经代谢。惊厥发作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呼吸抑制者需机械通气支持,维持氧合指数。严密监测肝肾功能、血气及眼底变化,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甲醇中毒后需严格戒酒至少3个月,避免乙醇加重肝脏负担。恢复期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促进神经修复。职业接触者须配备防护面罩和防化服,工作场所甲醇浓度需符合国家标准。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异常应立即就医,家中不可存放工业酒精或不明来源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