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低钠血症可能由水分摄入过多、利尿剂使用、肾上腺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慢性肾病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意识障碍甚至死亡。低钠血症指血钠浓度低于135毫摩尔每升,需根据病因干预治疗。
一、水分摄入过多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静脉输入低渗液体可能稀释血钠浓度。马拉松运动员、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强迫性饮水行为。治疗需限制液体摄入,严重者需用高渗盐水纠正。伴随症状包括头痛、恶心,需监测尿量和血钠水平。
二、利尿剂使用
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排钠利尿药物过度使用会导致钠离子丢失。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用药时需定期检测电解质。可能出现肌无力、低血压,需调整利尿剂剂量或联用氯化钠缓释片。
三、肾上腺功能减退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醛固酮分泌不足,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体位性低血压。需长期服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并增加食盐摄入。
四、抗利尿激素异常
肺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引起水潴留和稀释性低钠。表现为尿渗透压升高伴血容量正常。治疗需限制饮水,严重时用托伐普坦片拮抗激素作用。
五、慢性肾病
肾功能衰竭时排水能力下降,同时限盐饮食可能加重低钠。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液体和钠摄入量。可能伴随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日常需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2000毫升水,使用利尿剂者每周监测电解质。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慢性病患者建议记录每日出入量,选择含钠量适中的食物如苏打饼干、海带等,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钾和磷的摄入。运动后补充电解质饮料时注意钠钾比例,高温作业人员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