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得了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女性得了盆腔炎通常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热等症状。盆腔炎可能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手术操作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下腹痛
盆腔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下腹部疼痛,疼痛可能为钝痛或隐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疼痛可能与炎症刺激盆腔腹膜有关,通常伴随腰骶部酸胀感。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绞痛,需警惕盆腔脓肿形成。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分泌物异常
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是典型表现,分泌物可能呈脓性、黄绿色或有异味。这种情况多与病原体感染导致宫颈或子宫内膜炎症有关,可能伴随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淋病奈瑟菌感染时分泌物常为脓性,衣原体感染时分泌物可能较稀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颗粒、多西环素胶囊等。
3、发热寒战
急性盆腔炎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反应。发热与炎症因子释放引起的全身免疫应答有关,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血常规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并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静脉抗生素。
4、排尿不适
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可能与炎症波及膀胱或尿道有关。这种情况需与尿路感染鉴别,尿常规检查可辅助诊断。治疗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兼具抗泌尿生殖道感染作用的药物。
5、月经紊乱
盆腔炎可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与炎症影响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修复有关。长期未治愈的慢性盆腔炎可能引起输卵管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对于月经异常者,医生可能推荐妇科千金片等中成药调节月经,同时需彻底治疗原发感染。
盆腔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至症状完全消失,预防疾病慢性化或并发症发生。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