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5在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IL-5是白细胞介素5的简称,属于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调控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活化和存活过程。
白细胞介素5由辅助性T细胞2亚群、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IL-5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其核心功能是促进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前体细胞分化成熟,并延长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中的存活时间。在过敏性疾病中,IL-5可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释放颗粒蛋白和炎性介质,参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病过程。部分寄生虫感染时,机体也会通过升高IL-5水平来增强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防御机制。
临床检测中,血清IL-5水平升高常见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如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等。针对IL-5通路的生物制剂如美泊利单抗已用于重症哮喘的治疗,通过阻断IL-5与受体结合来降低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研究还发现IL-5在肿瘤微环境中可能具有双重作用,既可能通过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发挥抗肿瘤效应,也可能促进某些肿瘤的血管生成。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稳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可减少IL-5介导的过敏反应。对于存在慢性咳嗽、喘息等症状者,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和过敏原检测,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IL-5通路。使用生物制剂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监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注意观察注射部位反应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