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脂膜炎是什么病 肠系膜脂膜炎的三个症状需清楚
肠系膜脂膜炎是一种以肠系膜脂肪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部包块、消化功能紊乱。肠系膜脂膜炎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腹部手术史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腹痛
腹痛是肠系膜脂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呈持续性钝痛或隐痛,进食后可能加重。腹痛可能与肠系膜脂肪组织炎症刺激腹膜或肠管痉挛有关。若腹痛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需警惕肠梗阻等并发症。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2、腹部包块
约半数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质地较硬的包块,多位于右下腹,活动度差且有压痛。包块由增厚的肠系膜脂肪组织与周围粘连形成,CT检查可见特征性的脂肪密度增高影。需与肠道肿瘤、淋巴瘤等疾病鉴别。对于局限性包块若无症状可观察,若压迫肠管引起梗阻需考虑手术切除。诊断期间可配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腹胀症状。
3、消化功能紊乱
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与炎症影响肠蠕动及吸收功能相关。部分患者因慢性营养吸收障碍导致体重下降。建议采用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必要时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若腹泻严重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调节肠道功能,但需避免长期依赖药物。
肠系膜脂膜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酒精及辛辣刺激食物,规律监测体重变化。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腹痛,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肠蠕动。若出现持续发热、呕吐、便血等预警症状,或腹部包块短期内迅速增大,须立即就医排除恶性病变。该病通常预后良好,但需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