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后遗症有哪些 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四个后遗症
急性心力衰竭后遗症主要有心律失常、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血栓栓塞等。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可能遗留多种器官功能障碍。
1、心律失常
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心肌缺血缺氧,易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这与心肌细胞电活动紊乱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症状。治疗需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2、肾功能损伤
心输出量下降导致肾灌注不足,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水肿、血肌酐升高,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需限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利尿,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3、肺部感染
肺淤血使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常见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与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侵袭有关。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配合翻身拍背等物理排痰措施。
4、血栓栓塞
心脏内血流淤滞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肺栓塞。与凝血功能亢进有关,表现为突发偏瘫、呼吸困难。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高危患者可植入下腔静脉滤器。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限制钠盐摄入在3克以内,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等改善预后的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时需立即就医,预防再次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