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堵塞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泪道堵塞可通过泪道冲洗试验、泪道探通术、泪囊造影、核素泪道显像、内窥镜检查等方法诊断。
1、泪道冲洗试验
泪道冲洗试验是初步筛查泪道堵塞的常用方法。医生将生理盐水通过泪小点注入泪道,观察液体是否从鼻腔流出。若液体反流或从另一侧泪小点溢出,提示存在泪道阻塞。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无法精确定位阻塞部位,适用于门诊初步评估。
2、泪道探通术
泪道探通术通过金属探针探查泪道通畅性。医生使用不同型号的Bowman探针依次通过泪小管、泪总管和鼻泪管,根据探针受阻位置判断阻塞部位。该检查可能引起短暂不适,婴幼儿需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可明确机械性阻塞但无法评估功能性异常。
3、泪囊造影
泪囊造影通过X线显影评估泪道结构。将碘对比剂注入泪道后拍摄正侧位片,可清晰显示泪囊形态、鼻泪管走行及阻塞部位。该检查对骨性鼻泪管狭窄诊断价值较高,但需接触辐射,孕妇禁用。对比剂外渗可能提示泪小管断裂等病变。
4、核素泪道显像
核素泪道显像采用放射性锝标记化合物检测泪液引流功能。将示踪剂滴入结膜囊后,用γ相机动态记录其通过泪道的速率。该方法能定量评估泪泵功能,适用于疑似功能性阻塞患者,但设备要求高且费用较高。
5、内窥镜检查
鼻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泪管开口。通过鼻腔插入内窥镜,检查下鼻道有无分泌物或新生物压迫。联合泪道探查可鉴别鼻腔病变导致的继发性阻塞,对拟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者具有重要术前评估价值。
确诊泪道堵塞后,日常可用无菌棉签清洁眼部分泌物,避免揉眼。婴幼儿先天性阻塞可先进行泪囊区按摩,成人慢性泪囊炎需预防急性发作。若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复查,根据阻塞类型选择探通术、置管术或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