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囊炎挂什么科,怎么检查
胆囊炎患者通常需要挂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可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CT等检查确诊。胆囊炎可能与胆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主要负责胆囊炎的药物保守治疗和初步诊断。当患者出现持续性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等症状时,可优先选择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病史,结合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白细胞升高,使用肝功能检测评估胆红素水平。腹部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结石等典型表现。对于轻度胆囊炎,消化内科医生可能开具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炎利胆治疗。
2、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主要处理需要手术干预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当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墨菲征阳性等急性症状时,需紧急转诊至肝胆外科。外科医生会通过增强CT检查评估胆囊周围渗出情况,必要时进行MRCP检查明确胆总管是否受累。对于胆囊穿孔或化脓性胆囊炎,可能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会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评估手术耐受性。
3、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诊断胆囊炎的基础实验室检查,通过观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感染程度。急性胆囊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常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多高于85%。部分患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活跃。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血常规可能仅显示轻度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能准确显示胆囊大小、壁厚及结石情况。典型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部分可见双边征,胆囊腔内可能出现胆泥沉积。超声检查还能发现胆囊周围积液等并发症,同时评估胆总管直径排除胆管结石。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以保证胆囊充分充盈便于观察。
5、CT检查
腹部CT适用于评估复杂胆囊炎及并发症,能清晰显示胆囊周围组织炎症浸润范围。CT可见胆囊壁弥漫性增厚伴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严重者可见胆囊周围脓肿形成。增强CT有助于鉴别胆囊癌等恶性病变,对于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检查时需静脉注射碘对比剂,肾功能不全者需提前评估。
胆囊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摄入。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补充足够水分,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规律进食有助于胆汁排泄,减少胆囊收缩素分泌过多引发的疼痛。建议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胆囊情况。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应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