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后热敷还是冷敷 跌倒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分享
跌倒后通常建议先冷敷再热敷,具体需根据受伤时间和症状决定。冷敷适用于急性期肿胀疼痛,热敷适用于慢性期淤血消散。
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适合跌倒后48小时内使用。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冷敷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感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若出现开放性伤口需先清创消毒,不可直接冷敷伤口。冷敷期间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淤血吸收,适合跌倒48小时后使用。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维持在40-45℃,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前需确认无持续出血或感染迹象,皮肤有破损或化脓时禁止热敷。热敷后可配合轻柔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但肿胀未消退前避免用力揉搓。
跌倒后需观察72小时,若出现持续肿胀、剧烈疼痛、关节变形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日常行走注意选择防滑鞋具,保持地面干燥整洁,老年人可借助拐杖等助行器具。恢复期间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