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血栓形成、感染、狭窄、动脉瘤样扩张和心力衰竭。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定期监测并及时处理。
1、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血管杂音减弱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尿激酶注射液、注射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必要时行手术取栓。
2、感染
感染多发生在穿刺部位,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与操作不规范、个人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感染需手术清创。
3、狭窄
狭窄多发生在吻合口附近,可能与血管内膜增生、反复穿刺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透析血流量不足、静脉压升高等表现。治疗可考虑球囊扩张术或手术修复,必要时重建内瘘。
4、动脉瘤样扩张
动脉瘤样扩张多因反复穿刺同一部位导致血管壁薄弱所致,表现为局部膨隆,触诊有搏动感。较大的动脉瘤可能破裂出血,需手术切除并修复血管。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多见于高流量内瘘患者,因大量血液分流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内瘘流量,必要时行内瘘缩窄术或重建。
动静脉内瘘患者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压迫内瘘侧肢体,定期监测内瘘震颤和杂音。透析后正确压迫止血,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出现内瘘异常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处理。合理的内瘘护理和定期检查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