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孩子走路脚后跟疼可能与生长痛、足底筋膜炎、跟骨骨骺炎、外伤或跟腱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热敷、药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生长痛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肉肌腱拉伸速度,可能导致跟骨周围牵拉性疼痛。通常表现为夜间或活动后足跟隐痛,无红肿发热。家长可帮助孩子用温水泡脚,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
2、足底筋膜炎
过度跑跳可能引发足底筋膜跟骨附着点炎症,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可能与扁平足、运动过量有关。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足弓支撑鞋垫,限制跑跳活动。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缓解炎症。
3、跟骨骨骺炎
8-14岁儿童跟骨骨骺未完全闭合,反复牵拉可能导致缺血性炎症,表现为跟骨后下方压痛。需减少篮球、跳绳等冲击性运动。医生可能开具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配合跟骨垫保护。
4、外伤因素
足跟部撞击伤或反复摩擦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淤青、压痛。家长应立即冷敷处理,48小时后改热敷。若持续疼痛需排除跟骨骨折,必要时拍摄X线片。
5、跟腱炎
运动时跟腱过度负荷可能引发炎症,表现为跟腱止点处肿胀疼痛。需停止跑跳运动,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严重者需进行超声检查排除跟腱部分断裂。
日常应注意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避免赤脚行走。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运动前后做好热身拉伸。饮食保证充足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红肿发热,家长须立即带孩子至儿科或骨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