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肛门疼痛怎么回事 急性肛门疼痛与这些原因密切相关
急性肛门疼痛可能与肛裂、痔疮、肛周脓肿、肛窦炎、直肠脱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肛门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刺痛、灼热感或排便时加剧,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干预。
1、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形成的溃疡,多因便秘或腹泻导致肛管皮肤机械性损伤。典型症状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血,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或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缓解疼痛。若反复发作需考虑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2、痔疮
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或静脉丛淤血形成的团块,久坐、妊娠等使腹压增高为主要诱因。血栓性外痔表现为肛缘突发紫硬结节伴剧痛,内痔脱嵌顿可出现绞窄性疼痛。急性期可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肿止痛,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严重脱垂需行痔上黏膜环切术。
3、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蔓延至周围间隙形成的化脓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初期为肛周跳痛伴红肿热痛,后期可触及波动感并发热。确诊后应尽早切开引流,术后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肛瘘。
4、肛窦炎
肛窦炎是肛隐窝及肛腺导管感染引发的炎症,多与肠道菌群失衡或粪便残渣刺激有关。表现为肛门深部坠胀痛,排便后加重伴肛门潮湿瘙痒。急性期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必要时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反复发作需行肛窦切开引流术。
5、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直肠壁全层或黏膜层移位脱出肛门外,盆底肌松弛和腹压增高为主要诱因。急性发作时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可引发剧烈胀痛,需立即手法复位。长期脱垂者需采用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术后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
出现急性肛门疼痛时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并保持干燥。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便血等症状,须立即至肛肠科就诊。夜间突发剧痛无法缓解时,建议急诊处理以防组织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