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长时间接触什么会致癌
工人长时间接触石棉、苯、甲醛、砷、柴油发动机废气等物质可能致癌。这些物质常见于建筑、化工、制造业等工业环境,长期暴露会增加肺癌、白血病、膀胱癌等疾病风险。
1、石棉
石棉纤维被吸入后可能沉积在肺部,长期接触会导致间皮瘤或肺癌。石棉曾广泛用于建材隔热材料,拆除旧建筑时易产生粉尘。工人需使用专业防护设备,企业应优先采用替代材料。
2、苯
苯作为有机溶剂存在于油漆、橡胶、石油产品中,可通过呼吸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长期暴露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显著增加白血病风险。密闭空间使用苯类产品时必须加强通风。
3、甲醛
甲醛常见于板材粘合剂、纺织品处理剂,释放周期可达数年。家具制造、殡葬行业工人长期吸入可能诱发鼻咽癌。工作环境需保持空气流通,接触后及时清洗暴露皮肤。
4、砷
冶金、半导体行业可能接触砷及其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引发皮肤癌和膀胱癌。含砷矿石加工时会产生有毒粉尘,作业时应穿戴防尘面罩和隔离服,避免饮食污染。
5、柴油废气
矿工、卡车司机等长期吸入柴油颗粒物,其中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致癌性。柴油发动机尾气被列为1类致癌物,可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应优化发动机燃烧效率并佩戴微粒过滤口罩。
建议企业定期检测工作环境致癌物浓度,为工人提供N95口罩、防护服等装备,设置强制休息区减少暴露时间。工人每年应进行专项体检,包括低剂量肺部CT、尿脱落细胞检查等早期筛查项目。日常生活中需加强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抗氧化营养素摄入,工作服须单独清洗避免家庭二次污染。发现异常症状如持续咳嗽、血尿、皮肤角化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