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痢疾怎么区分

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痢疾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特点、检查结果等方面区分。主要有病因差异、病程特点、粪便检查、肠镜表现、并发症类型等区分要点。

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痢疾怎么区分

1、病因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肠道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慢性痢疾多由志贺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体持续感染导致,具有明确传染性。前者需长期免疫调节治疗,后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

2、病程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伴随腹痛、里急后重,症状持续数月以上。慢性痢疾腹泻症状相对稳定,粪便常带血及坏死组织,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3、粪便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粪便培养无致病菌,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慢性痢疾粪便镜检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细菌性痢疾培养可见志贺菌生长,这是重要的鉴别依据。

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痢疾怎么区分

4、肠镜表现

结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呈连续性分布,黏膜充血水肿伴浅表溃疡。慢性痢疾溃疡多呈跳跃性分布,阿米巴痢疾可见特征性烧瓶样溃疡,溃疡间黏膜相对正常。

5、并发症类型

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慢性痢疾可能导致肝脓肿、肠狭窄等。两者均可引起贫血和营养不良,但溃疡性结肠炎癌变风险显著高于慢性痢疾。

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痢疾怎么区分

日常需注意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肠镜,慢性痢疾患者需彻底治疗感染源。出现持续腹泻、血便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