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诊盆腔炎 确诊盆腔炎这样检查
确诊盆腔炎通常需要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盆腔炎可能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宫腔操作后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流血、发热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重要方法,医生会进行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评估子宫及附件区有无异常。检查时可能出现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增厚压痛等体征。急性盆腔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常呈脓性,慢性盆腔炎可能触及附件区条索状增厚或包块。检查前应避免阴道冲洗或使用药物,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检测,可反映感染程度。阴道分泌物检查能明确病原体类型,常见病原体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厌氧菌等。尿妊娠试验可排除异位妊娠,必要时需进行宫颈分泌物培养或核酸检测。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解读。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盆腔炎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附件结构。急性期可见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慢性期可能发现输卵管积水或盆腔粘连。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CT或MRI检查,有助于鉴别盆腔脓肿、阑尾炎等疾病。影像学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经期女性可选择经腹超声。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器官炎症程度。适用于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或疑似盆腔脓肿的患者。术中可见输卵管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物或盆腔粘连,同时可进行病原体取样和治疗操作。检查需空腹准备,存在麻醉风险和手术并发症可能。
5、鉴别诊断
盆腔炎需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淤血综合征等慢性疼痛疾病也需排除。医生会结合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必要时多学科会诊。长期腹痛患者还需考虑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
确诊盆腔炎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使用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适量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进行盆底热敷,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监测炎症指标和盆腔情况,防止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