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不疼了就是好了吗
急性胆囊炎不疼了并不一定代表痊愈。疼痛缓解可能是炎症暂时减轻或药物作用的结果,但胆囊壁水肿、胆管梗阻等病理改变可能仍然存在。
急性胆囊炎患者疼痛减轻常见于两种情况。一是经过禁食、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得到控制,胆囊压力降低使痛感消失,这种情况提示病情好转。二是胆囊管被结石暂时性堵塞解除后疼痛缓解,但胆囊内仍存在结石和感染灶,随时可能复发。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胆囊炎,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隐痛或消化不良。
少数情况下疼痛突然消失可能提示胆囊穿孔或坏疽,此时胆汁漏入腹腔会引起全腹膜炎,表现为腹痛范围扩大伴高热、休克。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因痛觉迟钝,可能出现无痛性胆囊炎,仅表现为黄疸或意识模糊。
建议疼痛缓解后仍需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腹部超声,确认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胆囊壁厚度小于3毫米、无胆总管结石。恢复期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若反复发作或发现胆囊萎缩、瓷化胆囊,需考虑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