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慢性肾炎可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多与脾肾亏虚、湿热瘀阻等因素有关。

慢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1、中药汤剂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脾肾气虚型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包括党参、茯苓、白术等;湿热内蕴型可用八正散加减,含车前子、瞿麦等。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组方,每日1剂水煎分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温服。

2、中成药

黄葵胶囊可清利湿热,适用于尿蛋白阳性者;百令胶囊含发酵虫草菌粉,能补肺肾益精气;肾炎康复片具有益气养阴功效。需注意部分中成药含钾量较高,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电解质。

3、针灸疗法

选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采用补法针刺配合艾灸,每周治疗3次。研究显示针灸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皮肤感染、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需避开腰骶部穴位。

慢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4、推拿按摩

沿膀胱经推按背腰部,点揉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日1次。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酸症状。急性发作期或重度水肿时应避免腰部重手法操作,建议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实施。

5、饮食调理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适量食用山药、芡实等健脾食材;水肿期控制饮水量。可配伍薏苡仁粥利水渗湿,黄芪炖鸡益气固表。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避免高钾食物。

慢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中医治疗需坚持3个月以上疗程,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劳累和感染。若出现严重水肿、血压骤升或血肌酐快速升高,应立即中西医结合诊治。注意所有中药均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