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化疗 放化疗详解及放化疗期间注意事项

放化疗是肿瘤治疗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放疗指利用放射线杀灭癌细胞,化疗指通过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放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脱发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与症状管理。

1、放疗原理

放疗通过高能X射线或质子束破坏癌细胞DNA结构,使肿瘤细胞失去增殖能力。精准放疗技术可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适用于鼻咽癌、宫颈癌等局部肿瘤。治疗前需进行体位固定模具制作与靶区勾画,单次治疗时间约5-15分钟。

2、化疗机制

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进入血液循环,干扰癌细胞代谢过程。常用方案包括铂类、紫杉醇类等,对白血病、淋巴瘤等全身性疾病效果显著。药物会随代谢周期逐渐清除,需按21-28天为周期重复进行。

3、联合治疗

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头颈部肿瘤治愈率,序贯治疗适合乳腺癌术后辅助。联合方案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同步治疗时放疗剂量需降低10-20%。治疗前需留置PICC导管减少静脉刺激。

4、骨髓抑制

放化疗后7-14天可能出现白细胞下降,需每周监测血常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可促进造血恢复,严重贫血需输注悬浮红细胞。期间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5、胃肠护理

甲氧氯普胺片可缓解化疗后呕吐,腹泻患者需口服蒙脱石散。饮食选择低脂易消化的粥类、面条,少量多餐。口腔溃疡可用康复新液含漱,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放化疗期间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药物代谢,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2克。治疗结束后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两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出现持续发热或出血倾向应及时返院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