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可以检查小肠吗 肠镜可以检查出什么病
肠镜一般可以检查部分小肠,主要用于检查结肠和直肠疾病。肠镜能检查出的疾病主要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息肉、结肠癌、肠结核等。
肠镜通过肛门插入内镜,可观察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回盲部,部分情况下可进入末端回肠约20-30厘米。对于小肠中远段病变,普通肠镜难以到达,需配合胶囊内镜或小肠镜进一步检查。肠镜能清晰显示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血管纹理改变、占位性病变等异常表现,结合活检可明确病变性质。
溃疡性结肠炎在肠镜下可见连续性黏膜充血糜烂伴浅溃疡形成。克罗恩病典型表现为节段性纵行溃疡和鹅卵石样改变。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肠镜可直接进行切除治疗。结肠癌可见菜花样肿物或溃疡型病灶,表面易出血坏死。肠结核多伴有环形溃疡和假息肉形成,常累及回盲部。
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避免食物残渣影响观察效果。检查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腹痛,通常可自行缓解。发现可疑病变时应及时取活检明确诊断,根据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便血、持续腹痛等症状需尽快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