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的并发症有哪些 脊髓损伤的四个并发症要知
脊髓损伤后可能出现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痉挛等并发症。脊髓损伤患者需警惕这些并发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1、压疮
脊髓损伤患者因感觉障碍和长期卧床,容易在骨突部位形成压疮。压疮可能与局部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破溃、坏死等症状。建议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预防感染。
2、泌尿系统感染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尿液潴留、导尿管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进行间歇导尿、保持会阴清洁、多饮水。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治疗。
3、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患者因肢体活动受限,血流缓慢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建议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穿戴弹力袜、避免长时间卧床。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
4、痉挛
脊髓损伤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导致肌肉痉挛。痉挛可能与脊髓反射弧失控、肌张力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收缩、关节僵硬、疼痛等症状。建议进行牵伸训练、物理治疗、保持正确体位。可遵医嘱使用巴氯芬片、替扎尼定片、A型肉毒毒素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脊髓损伤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并发症发生情况。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压疮和便秘。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注意心理疏导,保持积极心态,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与陪伴。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