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期乳癌(原位癌)怎么办
0期乳癌一般是指乳腺导管原位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化学治疗等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原位癌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术。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且位置合适的患者,术后需配合放射治疗。全乳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范围较大或多发病灶的患者,术后可根据情况选择乳房重建手术。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意愿综合决定。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常用于保乳手术后,可降低局部复发概率。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残留癌细胞,疗程通常持续数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疲劳等不良反应,多数在治疗结束后逐渐缓解。放射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前需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3、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片、来曲唑片、阿那曲唑片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雌激素作用抑制癌细胞生长,需长期服用数年。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可能出现潮热、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适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注射液、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等。这些药物特异性作用于HER2受体,抑制癌细胞增殖。靶向治疗需静脉给药,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需定期进行心功能监测。
5、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应用较少,主要用于高风险患者或复发转移病例。常用化疗方案包括环磷酰胺片联合多柔比星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通过杀灭快速增殖的癌细胞发挥作用,但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损伤,可能导致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治疗后需定期随访,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乳腺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饮食,限制酒精摄入。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宜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保持规律作息。遵医嘱按时复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