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多发于什么季节 怎么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个人防护等。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或休克。
1、高发季节原因
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有利于志贺菌在食物中繁殖。生冷食品如凉拌菜、未洗净瓜果易受污染,苍蝇等昆虫活动频繁增加传播概率。潮湿环境也延长了细菌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
2、饮食管理
避免食用生冷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水果蔬菜需用流动清水浸泡后去皮。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水,隔夜饭菜须充分加热。处理生熟食品的刀具砧板应分开使用,餐具定期煮沸消毒。
3、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清洁。儿童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应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等黏膜部位。
4、环境防护
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并密封处理,使用防蝇纱窗或灭蝇设备。患者排泄物需用漂白粉消毒后再排放,被污染衣物应煮沸30分钟以上。暴雨后需对可能被污水浸泡的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5、免疫预防
目前国内已有口服痢疾活疫苗可供选择,适用于2岁以上高危人群。流行季节前可咨询疾控部门进行预防性接种。出现腹泻患者时应立即隔离,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一周。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高热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需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旅行期间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就餐,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