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哪些项目挂什么科
肝功能检查通常需要挂消化内科或肝病科,主要检查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等。肝功能异常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因素有关。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数值升高。ALT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疾病。轻度升高可能与熬夜、饮酒等生理因素有关,显著升高需警惕急性肝炎发作。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ST,分布于肝脏、心肌等组织。AST与ALT比值有助于判断肝损伤类型,比值大于2时需考虑酒精性肝病可能。AST单独升高应排除心肌梗死等非肝脏疾病。
3.胆红素系列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用于评估胆汁排泄功能。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管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需特别关注间接胆红素水平,以防胆红素脑病发生。
4.蛋白指标
总蛋白和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关。严重肝硬化患者会出现白球比例倒置,此时常伴有腹水等并发症。
5.其他项目
γ-谷氨酰转移酶对酒精性肝病敏感,碱性磷酸酶升高提示胆汁淤积。部分医院会检测胆碱酯酶评估肝储备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往往提示严重肝损伤,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肝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复查,必要时完善肝炎病毒标志物、肝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如有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