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主要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这些制剂通过模拟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1、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由牛型结核杆菌经人工培养减毒制成。接种后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显著降低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概率。该疫苗采用皮内注射方式,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初次接种。

2、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包含Ⅰ、Ⅱ、Ⅲ型减毒病毒株。口服后能在肠道复制并刺激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产生中和抗体和肠道黏膜免疫。该疫苗需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程序,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3、麻疹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由麻疹病毒Edmonston株经鸡胚细胞培养减毒制备。接种后能诱导产生持久的中和抗体,预防麻疹及其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该疫苗常与风疹、腮腺炎疫苗联合使用,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低热或皮疹等反应。

4、百白破联合疫苗

百白破联合疫苗包含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全菌体或组分抗原。通过肌肉注射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同时预防三种疾病。接种程序包括基础免疫和学龄前加强免疫,能显著降低百日咳引起的婴儿窒息风险。

5、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制备。接种后刺激产生保护性抗体,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及后续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需按0、1、6月程序完成三剂接种,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抗体水平。

使用人工主动免疫制剂需严格遵循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前应确认受种者健康状况。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以应对可能的过敏反应。不同疫苗的接种间隔、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存在差异,具体接种方案应由专业医疗人员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