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和血栓有什么关系
动脉硬化与血栓存在因果关系,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可诱发血栓形成,而血栓又可加重动脉硬化病变。动脉硬化是血管壁脂质沉积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血栓则是血液成分在血管内异常凝固形成的固体质块。
动脉硬化初期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入内膜下被氧化,引发单核细胞浸润转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逐渐发展为脂质条纹和纤维斑块。随着斑块体积增大,血管壁增厚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剪切力改变进一步损伤内皮。不稳定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在炎症因子作用下变薄,最终破裂暴露出胶原和脂质核心,激活血小板聚集并启动凝血瀑布反应,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网罗血细胞形成血栓。这种继发性血栓可能完全阻塞血管引发急性事件,如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血栓形成后通过多种机制加速动脉硬化进展。血管闭塞导致下游组织缺血缺氧,刺激血管新生因子释放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但新生血管结构不完整易反复出血。血栓机化过程中,成纤维细胞侵入并分泌胶原纤维,使血管壁纤维性增厚。血栓中的炎症细胞持续释放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因子,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此外,血栓溶解后残留的凝血酶可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表型转化。
预防动脉硬化与血栓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每日摄入500克蔬菜水果补充抗氧化物质,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获取欧米伽3脂肪酸。40岁以上人群可定期检测颈动脉超声和凝血功能,已有血管病变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氯吡格雷片,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