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可引起哪些疾病 吸烟易引发四种疾病
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心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等。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口腔黏膜,长期吸烟可能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诱因。烟草烟雾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破坏肺泡结构,导致气道炎症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并严格戒烟。
2、肺癌
吸烟与肺癌发生存在明确关联。烟草中的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可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病变,早期可能表现为痰中带血、胸痛。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可能涉及吉非替尼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靶向药物或放化疗。
3、心血管疾病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尼古丁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4、口腔疾病
长期吸烟易引发口腔白斑、牙周病等病变。高温烟雾刺激会破坏口腔黏膜屏障,增加癌变风险。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迁延不愈,需定期口腔检查,必要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辅助治疗。
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定期进行肺功能、低剂量胸部CT等筛查。日常可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呼吸内科或心血管科,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戒烟后可通过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降低疾病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