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中的三高三低是什么
慢性病防治中的三高三低通常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低运动量、低膳食纤维摄入、低健康意识。这些因素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键风险指标,需通过综合干预降低健康风险。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过高,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高盐饮食、肥胖、遗传等因素相关,表现为头晕、心悸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
二、高血糖
高血糖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常见于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胰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病因,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控制需结合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配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及规律运动。
三、高血脂
高血脂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超标,与脂代谢紊乱、高脂饮食有关,可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黄色瘤、胸闷等症状。治疗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药物,需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四、低运动量
缺乏规律运动会导致代谢减缓、免疫力下降,加剧慢性病风险。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运动干预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脂质代谢。
五、低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不足易引发便秘、肠道菌群失衡,间接影响血糖血脂调控。每日应达25-30克摄入量,通过全谷物、西蓝花、苹果等食物补充。可溶性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不可溶性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慢性病防治需长期坚持三高三低管理,建立低盐低糖饮食结构,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运动,戒烟限酒并定期体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指标,高血脂人群每3-6个月复查血脂水平。出现视力模糊、胸痛等异常症状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