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炎性疾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肠炎性疾病常见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体重下降、肠梗阻等。小肠炎性疾病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全身炎症反应。
1、腹痛
腹痛是小肠炎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表现为脐周或中腹部隐痛或绞痛。腹痛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肠壁水肿、肠蠕动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常伴有腹部压痛,疼痛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腹痛发作时可采取屈膝卧位缓解,必要时需就医明确病因。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可能含有黏液或血液。小肠炎症导致吸收功能障碍和分泌增加是主要原因。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腹泻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血便,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3、发热
发热多由肠道感染或炎症反应引起,体温通常在37.5-39℃之间。感染性小肠炎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体温超过38.5℃可考虑物理降温。若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需警惕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4、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小肠慢性炎症的常见表现,主要与营养吸收障碍、食欲减退、代谢增加有关。患者可能在1-3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低渣饮食,必要时可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5、肠梗阻
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多由肠壁增厚、粘连或狭窄导致。这是小肠炎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处理。轻度梗阻可尝试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完全梗阻常需手术干预。
小肠炎性疾病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低纤维、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出现持续或加重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