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脑损伤怎么办 三个方法处理小儿颅脑损伤
小儿颅脑损伤可通过密切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三个方法处理。小儿颅脑损伤通常由跌倒撞击、交通事故、运动伤害等原因引起。
1、密切观察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家长需持续监测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呕吐频率。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或单侧肢体无力等表现,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观察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头部剧烈晃动,每2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建议家长准备冰袋对头皮血肿进行间断冷敷,每次不超过15分钟。
2、药物治疗
中重度损伤需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营养神经。对于开放性损伤,医生可能开具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预防感染,联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控制炎症。用药期间家长需记录患儿尿量变化,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3、手术治疗
当CT显示硬膜下血肿超过10毫升或脑组织移位超过5毫米时,需紧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凹陷性骨折深度超过颅骨厚度者,可能采用颅骨成形术修复缺损。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监测脑氧代谢指标,通过腰椎穿刺动态评估颅内压力变化。
恢复期应保持患儿卧床休息1-2周,头部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低盐流质,分5-6次少量喂食。2个月内避免跑跳等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头颅MRI评估脑组织恢复情况。若出现抽搐、持续头痛或行为异常,家长需立即送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