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癌等因素引起,可能与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暴露、长期锂剂治疗等有关。该疾病会导致血钙升高、骨质疏松、肾结石等典型症状。
1、甲状旁腺腺瘤
约80%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由单发甲状旁腺腺瘤导致。腺瘤细胞自主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破坏钙磷代谢平衡。患者可能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骼症状,或口渴多尿等泌尿系统表现。确诊需结合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2、甲状旁腺增生
多发性甲状旁腺增生占病例的15-20%,常见于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或MEN1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四个甲状旁腺均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此类患者常伴有胰腺肿瘤、垂体瘤等内分泌异常,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全身内分泌评估。
3、甲状旁腺癌
甲状旁腺癌是罕见病因,占比不足1%。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可转移至淋巴结和肺部。患者血钙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伴发急性胰腺炎或高钙危象。治疗需广泛切除肿瘤组织,术后需长期监测复发迹象。
4、遗传因素
部分病例与CDC73基因突变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颌骨肿瘤综合征有关,或HRPT2基因突变导致的家族孤立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轻,易复发,建议直系亲属进行基因筛查。
5、环境因素
颈部放射治疗史是明确危险因素,潜伏期可达数十年。长期使用锂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也可能干扰甲状旁腺钙敏感受体功能。此外,维生素D缺乏继发的代偿性甲状旁腺增生可能进展为自主性功能亢进。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限制高钙饮食,避免脱水及长期卧床。定期监测血钙、尿钙及骨密度,术后患者需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出现严重高钙血症时需立即就医处理,预防高钙危象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