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1型糖尿病的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1型糖尿病需注意胰岛素规范使用、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调节和并发症预防。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的慢性疾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治疗1型糖尿病的要注意哪些事项

1、胰岛素规范使用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注射胰岛素,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需在餐前即刻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需固定时间皮下注射。胰岛素笔针头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需轮换避免脂肪增生。漏注射或剂量不足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过量则引发低血糖。

2、血糖监测

每日需进行4-7次指尖血糖检测,餐前血糖应控制在4.4-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实时显示血糖波动,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一次,目标值低于7%。血糖过高时需排查胰岛素失效或感染因素,过低时立即补充15克快升糖食物。

3、饮食管理

采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匹配胰岛素剂量,每10-15克碳水需1单位速效胰岛素。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避免浓缩糖分饮料,酒精摄入需与食物同服。发生低血糖时可饮用150毫升果汁或含糖可乐,15分钟后复测血糖。

治疗1型糖尿病的要注意哪些事项

4、运动调节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但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加餐。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每半小时补充15克碳水,剧烈运动后需监测迟发性低血糖。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避免憋气用力,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择水中运动减少足部损伤。

5、并发症预防

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足部神经评估。合并高血压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保护肾功能。戒烟并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1型糖尿病的要注意哪些事项

1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葡萄糖片。家长需协助儿童患者完成胰岛素注射与血糖记录,青春期患者激素变化需频繁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到内分泌科随访,学习新型胰岛素泵和闭环系统的使用技术。妊娠期需提前3个月优化血糖控制,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降低母婴风险。长期保持血糖稳定可延缓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进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